十年前,在搜索引擎搜索“数字化”,出现最多的词条是“什么是数字化”、“数字化的概念”。2021年,搜索推荐的前三页基本都已被厂商广告完全占据。
十年前,数字化方向的大会讨论的重点还是“为什么要搞数字化”、“数字化的好处”。如今,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正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谈。数字化不仅是实体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,也在无形中改写着各行各业,中国的产业正在发生巨大而显微的变化。
2010年,36氪创立。从那时起,我们抱着“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”的初衷,通过一系列内容和活动,记录和讲述这些真切发生在中国产业里的故事和变化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深切感受到——数字化正催生“数字经济”,而这是最具确定性的未来趋势之一。
现在,我们还想为推动这个趋势的创变者们提供更多的产业服务。
过去11年,36氪一直在记录这些“数字经济”的趋势与变化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见证了数字化与产业结合,产生前所未有的“数字化学反应”。
信通院的数据显示,腾讯云的数据显示,2016年,互联网+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个点,GDP就能增长1406.02亿元。2018年,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.9%,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。我们相信,在未来,数字经济的价值还会进一步提升。
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深知那些数字化相关的高光时刻背后是困苦、彷徨与克服之旅。
数字经济的价值是产业上下游数字化串联的过程,仅靠单点切入难发生质变;任何行业与企业,都无法仅凭借一套信息系统完成产业链的重塑。这背后还需要完整的战略、技术、人才、资源、资金等的支持与帮助。而这也恰恰是36氪所擅长的。我们希望,在这个过程中,能够真正助那些“创变者”一臂之力,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帮助。
作为36氪内部的一个创业项目,其实我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,帮助中国产业人更好的推动全球数智化创新。
中国经济高速增长40年,一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高速成长。中国14亿人口超大体量的市场,造就了中国产业的完整性与独特性。中国产业的高度复杂,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的创新,很可能也会具有全球应用价值。
曾经,在讲求规模效应的产业,超越海外强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;在讲究“生态”的信息领域,追赶全球IT大公司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。现在,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时代,服务与终端也可以重新来做一遍,中国公司正迎来百年一遇的弯道超车机会。
《浪潮之巅》里有这样一句话,“近一百年来,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的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。一旦处于那个位置,即使不做任何事,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。” 现在,我们已看清“数字经济”的未来趋势,我们还想为行业做更多一点。
阅读(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1071787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